三校師生齊聚潮洋溪 助工程專業與生態水保結合

5/28逢甲水利系林秉賢老師帶領水利系大二學生來到鄰近學校的潮洋溪,參與由東海生科系江智民老師、中興水保系宋國彰老師的植生導覽與生態調查操作。

江智民老師說道:早期工程僅以功能為導向,以水利建設為例,在束洪防澇的要求下,往往對原有的自然河溪地貌造成嚴重破壞,也使生態系崩潰。為了避免破壞自然生態,台灣公共工程界自2003開始政策研議,歷經各部門試行,逐漸擴大工程應用、技術推廣以及後續檢討,於2021年公告「生態檢核標準作業書」,走過近20個年頭,終確立生態檢核在公共工程中辦理的必要性。而工程單位除了委託生態顧問公司合作辦理外,工程人員自身若具備生態專業,能在工程四階段裡(1.提報2.設計3.施作4.維護),尤其設計階段,對棲地物種生活史、原生植被有越詳盡的調查,日後棲地恢復的程度也將越快。

接著宋國彰老師則是要同學先就眼前所見,試著回答潮洋溪是否算是一條健康的溪?進而思考如何從植備、河流型態、水中生物分布去鑑別河溪的生態系統是否健全。並舉例許多人認為水中的魚類是以藻類為主食,然而其實他們食物的主要來源,來自於溪流旁樹木的樹葉掉落後形成的腐植化落葉,也就是說假如在工程時砍伐樹木,看似沒有擾動水系,實際上卻會對水中生態造成毀滅性的影響。因此生態檢核須確實遵循「迴避、縮小、減輕、補償」四大原則。

進入實務操作環節,由東海生科系學生示範水生昆蟲與藻類調查,水生昆蟲調查是利用D型網撈起底泥,倒入皿中分析,當天有調查到紅蟲與水蛭。藻類則是撿拾河床內卵石,接著以牙刷搭配清水,將覆在石頭上的綠藻沖入容器中,最後倒入離心管,進而回實驗室進行鑑定分析。

-

林秉賢老師表示;透過不同校系的交流,使學生們能接觸到不同領域的知識與技術,未來在進行工程實務時,便能將生態思維納入其中,確保環境環境永續,守護台灣每一條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