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課程由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與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生態暨生物多樣性組,聯合主辦。本次課程選定臺灣多個具有代表性的生態環境,包括:基隆八斗子潮澗帶、中央研究院臨海工作站、福山植物園、蓮華池實驗林,讓學生們深入探索不同的自然環境。
東海大學負責蓮華池實驗林部份的課程,課程學員於6月27日到達林業試驗所蓮華池研究中心。蓮華池以珍稀植物和螢火蟲聞名,蓮華池和福山截然不同的森林風貌,讓同學對台灣森林生態系統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學生們主要在這裡進行夜間蛙類、昆蟲調查、樹冠層調查技術與蜘蛛多樣性的學習。6月27日晚上,東海大學關永才老師讓學生們靜下心來,融入夜晚的寧靜,傾聽那大自然的交響樂——青蛙的鳴叫。關老師教導學生們如何辨識這些獨特的叫聲,並解釋了叫聲在青蛙求偶和領地中的重要性。隨後,他展示了青蛙腳趾上的吸盤構造及身體形狀和斑紋等特徵,這些都是辨識不同蛙類的重要依據。在關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不僅學會了如何觀察和辨識蛙類,對蛙類有更近一步的認識。
夜間昆蟲的捕捉,由東海大學生態組王柏澂同學帶領,教導學員設置夜間昆蟲捕捉陷阱與認識昆蟲的基本分類。
6月28日上午,由東海大學生科系生態組卓逸民老師向大家講解了樹冠層調查技術,並帶領學員觀察蜘蛛。他指出,攀樹並不像大家所想像的那樣輕鬆如泰山,而是需要注意很多安全上的細節。每一步都需要謹慎,包括如何穩固地固定繩索、如何保持平衡,以及如何避免樹枝斷裂帶來的危險,絕不可輕易拿自己生命安全開玩笑。卓老師詳細講解了繩索系統的架設,從選擇合適的攀爬樹木到確保繩索穩固和安全,並示範了如何正確使用繩索和攀爬設備。隨著逐漸攀升到最高處,大家在晨曦中迎著微風,盡情享受著樹冠層的壯麗景色。
在到達蓮華池之前,課程的首站來到國立臺灣大學校園。學生們首先參加了破冰活動和實驗設計課程,隨後參觀了富有歷史與科學價值的動植物標本館。館內展示了形形色色的動物標本,以及珍貴的植物香料標本,這些珍品不僅是視覺的饗宴,更讓學生們在嗅覺上感受到自然的多樣與神秘。
接著,課程來到基隆八斗子的潮澗帶進行生物調查。學生們仔細觀察附著在礁岩上的固著性生物,並記錄其頻度與數量。隨後,老師詳細講解了潮澗帶內各種生物和藻類的特徵。短暫的休息後,學生們乘漁船出海進行夜釣取樣,伴隨夕陽下海面上微風,這不僅是一次難得的浪漫體驗,也是深入了解海洋生態系統的機會。
6月23日課程移至中央研究院臨海研究站,參觀養殖池並進行魚類體內寄生蟲的調查。學生們小心翼翼地解剖魚腹部,雖然腥臭味彌漫,但學生們依然專注於觀察並記錄寄生蟲的位置和種類,每發現一種新寄生蟲,都會仔細取出並收納於標本管內,以便進一步分析,這一過程既充滿挑戰又充滿學術價值。
結束海洋調查後,課程來到風景如畫的福山植物園。這裡不僅擁有豐富的植物,還是眾多哺乳動物的棲息地。學生們專注於陸棲動植物的綜合調查,包括花粉與雌雄蕊數量的研究、鳥類觀察、哺乳類糞便成分分析以及夜間觀察。在這片自然瑰寶中,哺乳動物的多樣性和豐富度令人驚嘆,同學們在學術探索的同時,也深刻體會到自然界的奧秘。
在課程的最後階段,學生們回到東海大學進行資料分析與報告準備。通過詳細的數據分析和報告,同學們克服了語言障礙,積極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夥伴交流。這次經驗讓他們充分交流和分享知識,並以英文呈現各自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在此次國際田野調查中獲得的寶貴經驗。
本次國際田野課程在各所大學的合作與努力下圓滿結束。通過參觀不同的自然景點,學生們深入探索了台灣的生態系統,並在合作中提升了對國際學術領域的理解和文化交流能力。這次活動不僅擴展了學生們的全球視野,也建立了珍貴的人際關係和學術網絡,為未來的學術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